7月9日周末,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部旅游学系副教授、城市旅游研究方向研究生导师王晓云老师做客2023年“光明大讲堂”第十四期(总第262期),以《如何在旅游中深度体验城市文化》为题,让市民观众领略了国内外的历史建筑风貌,体验了“大隐隐于市”的城市文化,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如何在旅游中学习了解城市的文化与精神。当天讲座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凝动的音乐,是永恒的艺术。”王老师通过图片展现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大桥、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美誉的莫斯科地铁、伦敦“城市漫步”的独特旅游方式等案例,带我们线上游览了欧洲。讲述了在历史的变迁中弥留下的每一个建筑,虽然是凝固的,但也是有生命的,这种生命力能让游客在城市的小巷和街头漫步时,感受城市的脉搏。
“用行走丈量城市文化。”王老师在讲到城市建筑阅读中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文化,不但要打卡地图,也要让我们的大脑和心灵参与其中。上海是最早提出发展都市旅游的城市,“建筑可阅读”这一想法早在2017年5月韩正就曾在描述上海未来的时候说过。当我们跟随王老师走进“1933老场坊”时,首先感叹了建筑的奇妙,但当了解了这里的历史文化之后,又因为这里原来是屠宰场而产生另一种心境。截至今年7月,上海开放建筑已达1056座,“建筑可阅读”的理念也覆盖全市多个文化基地。阅读与行走相辅相成,既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
“深度体验一个地方的文化,一定要保持好奇心。”王老师既有学术家的严谨性,又具有背包客的洒脱性,在讲述了城市建筑被时代赋予的可阅读性后,又建议大家尝试一场立体游览的自由行,享受缓行漫游。在旅游中,即使语言不通、路线不熟,也要保留一颗好奇心,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去感受文化,深度体验一个城市的根与魂。
整个讲座仿佛是一场线上旅游,生动有趣。王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娓娓道来在旅游中深度体验城市文化的方法,在思维方式上,运用直观的例子描绘建筑赋予城市文化内涵;在行为方式上,告诉我们俯瞰、坐船和走路等方式都是旅游,城市文化也是“永远经典、永远在创新”的。
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中,有观众提问如何平衡“特种兵”式快餐旅游与深度体验城市文化的关系。王老师表示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特种兵”式旅游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我们可以提前做好旅游攻略,通过阅读先了解这座城市,进而选择具有标志性的地点“打卡”,以次数代替速度来深度感受城市文化。而面对提问者对于交通工具出行的选择,王老师则更支持搭乘公共交通来领略城市的文化风俗,通过建筑、美食、风俗等多元方式,深入了解、感知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王老师深刻具有启发性的话语和严谨的学术精神也得到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和掌声。
讲座结束后,踊跃提问的观众都获得了王老师亲笔签名的赠书。小观众们还积极和王老师合影留念。
通讯员:冉燕青 黄杨慧
本文网址:http://shenzhanco.com/news/782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乐活深圳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乐活深圳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网友评价
来自黑龙江省富锦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很有意思的
来自海南省儋州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哈哈,路过
来自甘肃省临夏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八方点赞!
来自山东省泰安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支持小编
来自青海省西宁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不同意
2022-02-03
2020-08-24
2020-08-23
2020-08-23
2020-08-23